news
新闻中心
首页-新闻中心-公司新闻

2019年大健康产业发展5大趋势

2019-08-09

21世纪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热点,健康产业也将成为继IT互联网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集中产业。

随着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各地相继出台多项举措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并将发展大健康产业作为促进当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以及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健康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些年的发展,为大健康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从政策、宏观和微观层面,大健康产业都呈现出一些趋势。

利好政策仍将持续

当前,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仍然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因此,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地被百姓提及。

民之所望,政之所为。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是国家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成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2016年10月25日,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15年健康中国建设的总体战略,突出强调了三项重点内容:一是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促进资源下沉,实现可负担、可持续的发展;二是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在强基层基础上,促进健康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三是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作为战略主题,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推动社会共建共享,人人自主自律,实现全民健康。

之后,《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等几十项相关政策陆续出台,针对大健康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问题给予具体措施和指导意见。

目前来看,我国大健康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根据国家相关规划,到2020年,“健康中国”带来的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元;2030年将超过16万亿元,是目前市场规模的3倍。

未来十年是大健康产业的黄金十年。结合发达国家的健康产业发展经验来看,中国大健康产业占GDP的比重不足 5%,与发达国家的10%以上有很大差距。在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主流趋势的情况下,中国鼓励大健康产业发展出台利好政策的可能性仍将持续。

中医药份额逐步扩大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医药兼容并蓄、创新开放,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蕴含了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随着人们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中医药与西医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和增进民众健康,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

2016年12月6日,国务院发表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和政府把发展中医药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白皮书指出,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振兴中医药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和举措。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新时期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系统部署,预计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据大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中医药产业建设取得了新进展,产业规模已经达到17500亿元,同比增长21.1%。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突破10亿人次;医疗收入达到3648亿元,接近医疗机构总收入的10%;中医类卫生人员总数达到122.5万人,执业医师54.3万人,占比44.3%;全国在业中医馆数量达到477家,年均增长78.1%。据《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介绍,至2020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左右。

2018年,中央和地方在促进中医药发展、现代化与标准化等方面,陆续出台多项配套政策,比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的技术指导原则》《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中药药源性肝损伤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对《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等10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对《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作出多项修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等。这些政策的发布大大提升了中医药服务能力,助推健康中国建设效应凸显。

另外,中医药的国际化也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各国推进。据《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与沿线国家合作建设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100种中药产品,建设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东盟、欧盟、非洲、中东欧等地区和组织卫生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未来,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还在人才供应链、产业供应链、金融供应链方面进行积极搭建,最终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

大企业继续跨界大健康

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和市场的蓝海吸引了众多企业布局。

近年不少制药企业进军大健康领域,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药企在发展大健康领域有着科研、技术等天然的优势,所以转入大健康领域并不意外。而多家非相关大型企业跨界大健康产业,则预示着大健康产业的潜力和前景。

2015年,阿里上市前,马云提出“Double H”战略——Health & Happiness,阿里未来的战略核心围绕“健康”和“快乐”,“健康”在“快乐”之前。上市前,在阿里体系内担当发动机的版块是电商、支付、云等,而医疗健康和娱乐业务则在未来承担重任。可见,医疗健康在阿里战略宏图中的重要地位。

阿里健康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将与医药电商相关的业务持续注入,包括天猫医药馆的代运营、蓝帽子保健业务以及近期并入的医疗器械电商业务;二是在淘宝和支付宝等平台提供服务的入口,实现资源的打通和转化。效果很明显,阿里健康的收入持续增高,从2015财年的3042万元激增至2018财年的24.42亿元,今年医疗器械电商业务的并入,后续收入增长将更为强劲。

从成立阿里健康,提供天猫医药服务,上线支付宝“未来医院”,阿里云医疗AI技术与模式更新,到如今联手新华制药,与同仁堂、九州通等发起国内首个“全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联盟”,阿里系大健康版图不断拓疆辟土。

腾讯则是在2014年宣布进入大健康领域,在2016年加快了在大健康领域的布局步伐,投资了几十个医健项目,启动“腾爱医疗”战略,将智能终端、医生平台、金融医保,以及健康大数据这四项业务彼此联动,构建起“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闭环。同时,腾讯还控股企鹅医生,布局线下诊所,致力于通过互联网共享的创新方式,打造“预防检测+治疗+康复管理”的服务闭环。

另外,百度、京东、小米等互联网巨头也在布局互联网医疗和大健康领域不遗余力。

2019年1月12日,在青岛举行的万达集团2018年年会上,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提出正式全面进军健康产业,明确万达大健康将以医院为核心,综合医药、康养、商业、培训多种产业为一体,走创新健康产业新模式。

王健林对万达大健康产业规划布局提出了具体方向:今年内在广州、成都等5个一线城市大健康国际医院全部落地,至少3个项目开工建设;尽早完成国内首创的单个国际医院管理合同模板;设计世界一流的花园式国际医院,反映全世界最新研究成果,建成智慧医院,综合水平要比美国现有医院高;组建国际医院的中方团队骨干人才全部都要赴美国培训。

王健林表示,近年来万达推进轻资产战略聚焦优势产业,对一些非优势产业采取了退出瘦身的策略,但万达绝不是放弃发展新兴产业,对于不是传统产业、科技含量高、又看准了的新兴产业,万达还是要进入,而且全力推进。大健康产业就是万达重点突破的战略产业。

这些大企业跨界大健康产业的动作预示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潜力,也将引领更多企业关注和跨界大健康产业。

中国营养保健品行业日渐成熟

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中国营养保健品行业,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里,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产业。在国民从温饱向健康消费迈进的进程中,注重健康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这些观念催生了保健品消费的大市场,营造了保健品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

如今,营养保健品市场的幼稚期已经逐渐过去,消费者进入了理性选择阶段。随着消费经验的积累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自己身边的口碑宣传,不再轻信广告。人们不再盲从,而是开始甄别、挑选、确定适合自己的保健品。消费者对产品的功能认识在不断加深,并逐渐形成消费理性,会侧重选择品质可靠、知名度较高的保健品品牌。

未来10年,中国营养保健品的发展,将沿着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老年人到中青年、滋补功能到健康膳食补充剂的方向“进化”。

当然,正是因为营养保健品行业的火热,在商业利润的刺激下,也产生了一些保健品虚假或夸大宣传等市场乱象,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但个别的企业或个人行为,不能否定中国营养保健品行业日渐成熟的现状。

2019年1月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13个部门决定,自2019年1月8日起,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100天的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

一方面,国家重拳出击整治行业乱象,另一方面,各企业和相关人自律规范宣传和销售行为,再一方面,相关部门加大对消费者识别、购买和使用保健品做正确引导,多方共同努力,将能促进中国营养保健品行业的良性发展。

据中投顾问数据显示,受益于经济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保健品行业在我国迅速发展。我国保健品行业规模从2002年的442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237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超过10%。预计2019年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将达到2844亿元,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8.24%,2023年将达到3904亿元。

大健康关联细分产业兴起

随着大健康产业的热度不减,除了医疗、保健品、健康管理等大健康紧密相关产业,将会有更多的细分产业因为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而方兴未艾。

例如,随着中国居民医疗保健意识的成熟和旅游习惯的逐渐养成,医疗旅游尤其是海外医疗旅游加速发展,正在进入平台化发展阶段,海内外市场资源流动也在不断加速。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医疗旅游产业从2000年不到100亿美金,已经飙升到2017年的7000亿美金,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保持增长,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

易观智库《2016年中国海外医疗旅游市场专题研究报告》分析,迄今为止中国出境医疗旅游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探索阶段在2000年到2010年,患者自主求医,主要以疑难病症寻诊为主,供需关系不明确;起步阶段为2011年到2014年,以旅游机构起家居多,小规模会所形式机构服务出现,满足少数高净值人群出国休养、健康检查的需求;平台化发展阶段始于2014年,随着市场需求增长,互联网技术成熟,平台化的服务供应商出现,包括了在线OTA、医疗服务商,消费人群扩展到中产人群。

不仅出境医疗旅游市场火热,国内也在不断探索中医药健康旅游等产品建设。

2016年,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指出,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建成1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0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00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全面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快速发展。

《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壮大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开拓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创新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模式、培养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队伍、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公共服务、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八个重点任务。要求到2020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3%,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3000亿元;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5%,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5000亿元;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企业和知名品牌。

2019年1月3日至4日,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作工作报告,部署了2019年文化和旅游工作的10项重点任务,其中在不断丰富产品有效供给任务中明确要引导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等度假休闲旅游产品建设。

当然,除了医疗旅游,在人工智能、环保、体育、养老、保险、康复服务等多种大健康产业细分领域,都将会有更多的细分产业、商业模式或产品兴起,不断为中国人民的健康需求服务。

上一篇:华润三九:属于保健食品最好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下一篇:西安垃圾分类搞不清?四句口诀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