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视力的保健品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2025年分析)
2025-07-11
2025年,全球视力保健食品市场规模预计达58亿美元(2033年预测),中国市场规模突破185亿元,年增速12%+。行业呈现“精准护眼+科技赋能”趋势,但面临同质化竞争、功效验证不足等挑战。
【主流改善视力保健品及成分】
1. 叶黄素 & 玉米黄质
作用机制:过滤蓝光,保护视网膜黄斑区(降低AMD风险)
代表产品:优思益蓝莓叶黄素(含AREDS2配方)、MacuShield(英国)
市场表现:占全球眼保健成分市场的35%,天猫国际销量TOP3
2. Omega-3(DHA/EPA)
作用机制:改善干眼症,支持视网膜神经细胞健康
代表产品:Nordic Naturals鱼油软胶囊、Swisse深海鱼油
临床证据:NIH研究显示可降低干眼症症状45%
3. 越橘提取物(花青素)
作用机制:增强微循环,改善夜间视力
代表产品:New Nordic Bilberry Eye Care(丹麦)
趋势:2025年新增“纳米包裹技术”提升吸收率
4. 维生素A/C/E复合配方
作用机制:抗氧化,延缓白内障发展
代表产品:Vitabiotics Visionace(英国)、汤臣倍健护眼多维
政策限制:中国仅允许“缓解视疲劳”功能宣称
5. 虾青素
作用机制:强效抗氧化,减少光损伤
代表产品:日本AstaReal虾青素软胶囊
新兴应用:联合叶黄素开发“抗蓝光+抗衰老”双效产品。
【市场现状分析】
1. 需求驱动因素
近视低龄化: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51.9%,高中生超80%。
数字眼疲劳:20-40岁人群干眼症患病率21%-52%,护眼保健品复购率35%。
老龄化:60岁以上白内障发病率80%,黄斑变性需求激增。
2. 竞争格局
国际品牌主导:MacuShield、优思益等占据高端市场(单价>300元)。
本土品牌突围:汤臣倍健、同仁堂通过“中药+现代成分”组合策略(如枸杞+叶黄素)。
3. 渠道变革
线上为王:京东健康眼科保健品年增速56.5%,直播带货占比超50%。
线下专业化:药店绑定验光服务,推荐高附加值产品(如OK镜搭配叶黄素)。
【未来发展趋势】
1. 精准护眼技术升级
基因检测定制:根据AMD风险基因(如CFH、ARMS2)推荐成分组合。
缓释剂型:开发“长效滴眼型”保健品(如DHA微球缓释眼贴)。
2. 功能宣称拓展
中国政策突破:未来可能新增“蓝光防护”“视网膜营养”等功能声称。
临床验证强化:需提供RCT数据(如恒瑞医药阿托品滴眼液的药物级验证)。
3. 跨界融合创新
药妆结合:推出“口服+外敷”套装(如叶黄素+蓝光防护喷雾)。
智能设备联动:配合AR护眼训练系统(如集视医疗的动态光栅技术)。
【行业挑战】
同质化严重:超60%产品为“叶黄素+玉米黄质”基础配方,缺乏差异化
夸大宣传:部分品牌违规宣称“治疗近视”,遭市监局处罚(2025年查处128起)
吸收率争议:普通叶黄素生物利用度仅5%-10%,需纳米技术突破